疫情反復
一幕幕令人動容的場景在上演
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在講述
越艱難,越溫暖
每一個參與抗疫的你我他
都展現了徐州機電的風采
還有這么一群人,
他們是90后的小家長,
他們是以校為家的逆行者,
是親情陪伴的守護者,
是黨員本色的捍衛者,
我們是他們的“主心骨”
“我都已經數清楚你毛衣上有多少條狗了。”——來自其他系部同事。
疫情就是命令,在學院下達封校指令后,王志立老師從備戰雷鋒月主題辯論賽決賽工作中迅速轉換到系部學管員工作狀態,當天便在系部領導布置下召開學生自管體系主要干部緊急會議,核查系部防疫物資,提前分配具體任務,講明具體工作安排,通過網格監察隊,對系部所有宿舍開展全覆蓋式的管理和服務,讓同學們感受到學院、系部的關心和關懷。同時,這位出彩數控“大表哥”每天都不厭其煩地指導大家如何填報疫情防控相關數據,有時為了一個數據偏差需要整合多個表格,排查每一項內容,盡管這些基礎數據對他來說早已爛熟于心。“我要對我核算的數據負責”,王老師說,這是一位普通機電黨員教師的自我要求,也是立足崗位“螺絲釘精神”的真實寫照。
同為奶爸的蔣安亮、王昊兩位老師,青年教師顧宗皓、楊向陽,他們都一同駐守在學6樓、學7樓,每天晚上學生入睡后,他們才回到宿舍查看家人孩子的留言信息,看著短信的內容、聽著熟悉的聲音,心里暖暖的。
就是這樣一群“90后”班主任駐守在學生宿舍,每天消毒殺菌、測量體溫、核酸檢測、心理疏導、給同學們加油打氣,他們說:“駐樓不光是與同學們同吃同住,共克時艱,其實更要走進學生們的心,成為他們的知心人、主心骨,要讓他們看到我們和大家在一起……。”是呀,就像王志立老師詩里所說——“春又來,風乍起,恍惚間,我看見了一座山……心守平凡終將創造不凡,愿山河早日無恙!”
我們是他們的“貼心人”
疫情突如其來,數控技術系晁歡老師第一時間挺身而出,按照上級的安排積極投身一線,進入戰斗狀態,履行防控責任。作為系部教務員,在接到線上授課通知后,第一時間協助教學主任安排線上課程、制定課表、分配宿舍課堂巡查,主動承擔因居家辦公不能返校老師的班級管理,在宿學生舍、體育場、辦公室、志愿服務現場,都能看到她的身影,她把學校的疫情防控作為主戰場,細致嚴謹地做好各項工作,用實際行動扛起自己的使命擔當。
她也是孩子的媽媽,連續在校,晁歡老師也牽掛家中的孩子。正值疫情防控期間,晁老師3歲的女兒發燒初痊在家,她把孩子交給愛人和公婆照顧,強忍對女兒的擔憂,堅守在工作一線不后退,用自己的行動詮釋忠誠與奉獻。一人選擇勇往直前,家庭作為大后方選擇全力支持,讓她沒有后顧之憂,輕裝上陣,這不是個例,這是無數抗疫先鋒及家人們的縮影。
我們是他們的“小家長”
接到學院封校通知的張雪洋老師主動請纓,毅然決然申請駐扎在校,這一次,年輕媽媽又沖到了第一線!
“雖然我是2歲女兒的媽媽,但我更是52個學生的班主任”,張雪洋老師說。在親情與責任不能兼顧的情況下,她舍小家為大家,責無旁貸擔使命,時時刻刻關注學生的動態和心理狀態,不厭其煩的叮囑著他們每天自查蘇康碼、及時帶好身份證、提前核酸檢測排隊、做核酸要多穿點衣服、有沒有急缺的物資需要協調......“張老師就像我們的大姐姐一樣,每天叮囑我們,有雪洋姐在,我們就很心安。”學生說。
每天細致的工作,對同學們無微不至的關懷,她把學生們當成自己的家人來對待,同時也收獲了一群“小棉襖”。這幾天天氣轉暖,班級女生看到她還穿著厚衣服,知道班主任沒來及準備換洗的薄衣服,貼心的給送來了她們的衛衣,給她精心搭配了一身靚裝,真是一群可愛的孩子!“每天線上教學、核酸檢測、宿舍值班之余,最開心的就是每天能夠和我女兒視頻通話,雖然只有短短的十幾分鐘,但是看到我婆婆獨自一個人把她照顧的好好的,就更加沒有后顧之憂的安心呆在學校,感謝我家人的支持。”
徐州機電技師學院
圖文:宋賽
排版:劉樂樂
審核:彭寶
編輯:校園新媒體中心